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,因自身重量缺陷和能量密度需求矛盾,在整車零件子系統中,輕量化需求顯得尤為迫切。
在電池材料體系沒有取得大突破的情況下,動力電池包輕量化在提升成組效率、降低成本和能耗、提升能量密度和續航等方面存在積極意義。
12月16日,2019年高工鋰電&電動車年會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舉行。在下午的商用車三電專場:商用車三電新要求專場上,北京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(簡稱普萊德)常務副總裁楊槐作了“動力電池PACK的標準化和輕量化“的主題演講,介紹了電池PACK輕量化的積極意義以及普萊德在PACK輕量化方面的探索。
楊槐指出,動力電池成組效率低于0.7,能量密度提升則高度依賴電芯,突破0.75則可大大降低對電芯對依賴,因此對動力電池系統而言,PACK輕量化對提升能量密度和降成本存在積極意義,是提升成組效率的可靠途徑。
在補貼政策和鈷價格敏感雙重驅動下,NCM811體系成為乘用車電芯應用的重要趨勢。
不過,楊槐表示,當成組效率突破0.8,經濟型乘用車使用LFP擁有優勢;成組效率達到0.9,LFP完全可以和NCM平分秋色。(當前在商用車領域,Pack能量密度采用LFP已經突破 160Wh/kg)。
從技術角度來看,當前動力電池PACK輕量化技術路線包含前提、方向、技術領域、仿真和測試四個方面。
在前提方面,應該從整車角度出發,加深對于電池系統應用場景和工況的理解;設計和驗證標準明確、指標量化、操作性強;安全可靠性是不可逾越的紅線。
從方向和技術領域來看,新能源汽車的輕量化技術路線同樣適用動力電池系統,主要從材料、工藝和設計3個維度。
例如,車電一體化開發模式、PACK模塊化集成設計、無模組設計等;ABS等塑料件替代金屬件、超薄復合材料等;高低壓鑄鋁、鋁合金摩擦攪拌焊、3D打印等。
作為專業的第三方PACK企業,普萊德也在積極探索PACK輕量化和進行實踐。
楊槐表示,通過核心零部件的輕量化以及結構設計優化,普萊德的動力電池PACK輕量化取得了積極成果,包括PACK各成組部分重量均大幅度下降和Pack成組效率實現大幅度提升。
不過,楊槐也表示當前PACK輕量化也面臨著可靠性、成本和標準化等方面的挑戰,因此需要摒棄傳統單一零部件的輕量化思維,充分挖掘和借鑒整車輕量化技術路線,面向平臺的標準化設計而非基于單一零部件的標準化。
*后,楊槐認普萊德,未來以動力電池系統設計為核心的電動汽車產品即將浮出水面,Pack系統研發及制造未來有望成為電動汽車第五大工序。從整車層面的一體化設計以及柔性設計思維將指引未來Pack輕量化和標準化。
網友評論
共有0條評論